最近几天,一则动态在体育圈和品牌圈传播开来:李宁开始布局咖啡市场了。这背后,到底有着怎样的业务逻辑?
据天眼查,李宁体育(上海)有限公司于4月15日正式申请注册了「宁咖啡 ning coffee」商标,拟店内提供咖啡服务。
李宁曾回应称:「公司关注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购买体验,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,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,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,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。」
消息一出,几天内「咖啡」搭着「跨界」快车迅速出圈。而与李宁一道,同样瞄准了咖啡与茶饮市场的,还有安踏和adidas。
5月7号,安踏在广州deal的线下快闪店开张,并发售了品牌的全新限量鞋款——千禧4【茶】。这款鞋的特色已体现在命名中:外观为古朴茶色,鞋内设置茶包香囊,并将茶梗融入鞋底,还特别设计了六角茶罐造型的鞋盒。
稍早的4月14号,adidas originals为经典鞋款 superstar 推出coffee pack系列。以摩卡、卡布奇诺、拿铁、美式为全新配色命名,还在鞋垫上印制了咖啡调制配方,作为「彩蛋」。
运动品牌向来会玩,nike早已把潮牌奢牌、演员歌手设计师,甚至卡通动漫hello kitty联名了一遍。但眼下这一波运动品牌营销,却一致是奔着饮料文化去的。
安踏与adidas均是将运动鞋服的风格与咖啡或茶文化靠拢,在设计上做文章。李宁则直接对准咖啡市场,做法更出人意料,也收获了更大的热度。
回看近5年的趋势,并非只有运动品牌盯上了咖啡茶饮生意,而是各行各业都想试试水。
今年年初,中国邮政的「邮局咖啡」猛赚话题度;2021年同仁堂咖啡馆成为了打卡地标;江小白与多个茶饮品牌推出联名奶茶;2020年末,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咖啡首店落地;而中国移动的咪咕,早在2015年就在苏州开了第一家线下咖啡门店;天津老牌餐饮狗不理,更是在咖啡市场默默耕耘了好多年。
而时装品牌跨界咖啡,也有案例在先。美国时装品牌ralph lauren经营咖啡生意多年。2021年,品牌在三里屯核心位置开设门店,并将整个一层划分给旗下咖啡品牌ralph's coffee。
目前看来,李宁与ralph lauren似乎有着同样的想法,更偏向于在店内融入咖啡服务,即让咖啡店嵌入已有的服装店铺。
这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服务融合,会是运动品牌的下一个跨界营销风口吗?
01
李宁,你为什么要做咖啡?
截至2021年底,李宁共有5872家门店(未计入李宁young的门店数),与星巴克的国内门店数量5654家基本持平。如果李宁真的在门店内卖起咖啡,这5872家门店,就是覆盖全国的免费店铺选址。
李宁店面覆盖范围广、基数大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。不过,这5000多家门店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三线城市及以下,咖啡受众人群不算广泛,李宁也一定会选择性地为店铺提供咖啡服务。
国内的咖啡茶饮市场,仍然处于螺旋式上升期。以咖啡市场为例,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到了3817亿元,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。然而,我国每年人均仅喝掉9杯咖啡,这个数字远不及日本、美国,甚至排在印尼之后。这样庞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可能,是让李宁进入咖啡市场最好的动员。
但李宁做咖啡,还有别的深层原因。
其一,从消费者画像角度,李宁自2018年杀入纽约时装周,将国潮风格注入品牌dna,又签约了肖战、华晨宇等代言人,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恰好,国内咖啡消费者主要为20至40岁之间的一线城市白领,年龄范围吻合。
门店内外,来往的都是年轻消费者。一边卖他们喜欢的鞋服产品,一边卖他们爱喝的咖啡,何乐而不为?
其二,将新鲜的咖啡元素引入品牌,会带来更多的创意营销玩法。
卖咖啡的门槛并不高。回顾当年星巴克打入国内市场的进程,没有多少人会觉得星巴克真的是靠咖啡豆取胜。品质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,是会营销。
国内门店咖啡消费者分为两类,一类是美式、拿铁死忠,购买意向稳定,是真正为了提神而养成了喝咖啡习惯的上班族;另一类则是追求新鲜感的咖啡玩家,他们热衷于新品,愿意为每一次成功的营销买单。
刚刚过去的4月,瑞幸与椰树的合作联名炒出了巨大热度,椰树风格的纸袋甚至都成为了抢手的「联名周边」;三年前,星巴克发售限量「猫爪杯」,顾客在门店内抢到大打出手。这些咖啡营销让瑞幸和星巴克获得了消费者的持续捧场。
李宁开拓咖啡文化后,随之而来的,将是源源不断的创意方案与营销玩法。这些都是运动品牌渴求的机遇和挑战。
其三:咖啡会把消费者目光,重新带回到线下门店上。
线上购物平台发展到2022年,已经太完善、太发达了。购物这件事情演变成了「打开购物网站-搜索-下单-坐等产品直邮到家」,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前往线下门店购物的频率。疫情的反复,也会使线下门店客流骤减。
但门店终究不可被替代:线下门店是品牌文化、风格的展现,线下购物可以带来更直接丰富的感官体验,也对消费者维系起重要作用。
大家都玩明白了线上零售,李宁选择这时候再回过头来,用「咖啡」为线下门店赋能。
类似的路线,曾有品牌走过。2017年,美国服装品牌american eagle在时代广场旗舰店开设饮品区,售卖特色汽水、棉花糖、热巧克力等无酒精饮料。作为美国青少年喜爱的服装品牌,american eagle在饮品区售卖的饮料种类,也为了迎合青少年口味。
american eagle并非真的想靠卖饮料赚钱,而是想要通过设置饮品区,让店铺变得年轻,吸引青少年消费者重拾线下购物的习惯,并且让逛门店这件事从单纯的购物行为变成参观与了解。
李宁可能也与american eagle有着相同的思考。只不过是将青少年喜爱的汽水,换成了90后消费者喜爱的咖啡。
02
运动品牌,越玩越野
对于李宁来说,从咖啡等领域「跨界」入手,打造品牌文化符号,形成生活方式综合体,反哺品牌,获得持续的流量曝光,这也许才是布局咖啡的最终目的。
运动品牌的跨界营销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
第一类是合作推出「服装类」产品进行跨界。如nike与dior、lv等奢侈品牌联名推出的鞋款,尽管售价十分高昂,但推出后都在市场「一鞋难求」。
安踏曾推出与可口可乐的联名款服饰。凭借青春复古的设计风格,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同款热潮。
第二类是合作推出「非服装类」产品进行跨界。如puma 曾与maybelline合作推出彩妆产品。包装走运动街头风格,并且专门为运动女孩设计了防汗配方。
而在「非服装类」跨界合作领域,还有运动品牌做出了更为大胆的尝试。比如:开酒店。
今年3月,安踏宣布,旗下运动品牌fila将与凯悦酒店集团共同打造全球首家fila 酒店「fila house」。酒店选址在上海西虹桥,并将成为安踏上海新总部开发的一部分,酒店预计于2024年开业。
服装行业跨界酒店,fila也并不是首例了。奢侈品牌开酒店,几乎已经成为品牌业务的一部分:salvatore ferragamo、giorgio armani、versace等等,均早早踏足奢侈酒店行列。例如我们熟知的宝格丽酒店,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7家。
奢侈品牌依托自身品牌文化与忠实的客户群,展示了自己可以提供高奢生活方式的可能,并将酒店转化为维系高端客户的实体社群,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。
不过,运动品牌开酒店,fila确实是全行业头一家。与奢侈品牌相比,运动品牌没有家族式的悠长历史,高端消费人群并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。围绕年轻化、运动、轻奢等关键词,打造中高端品牌,吸引年轻客户,并实现酒店消费者与运动产品消费者的互相转化,才是运动品牌跨界酒店的最终目标。
酒店的投资规模,决定了fila必须做得认真、必须靠开酒店赚到钱。而咖啡之于酒店,有风险更低的优势,但二者共有同样的逻辑。
简言之,李宁想赚的,可能根本就不是那杯咖啡钱。
不论是酒店还是咖啡,亦或是可能出现的各种跨界联名,这些尝试可能有新的成果,但都不会是「一脚油门冲上别人的赛道,并且开始玩命飙车」这样冒进的决定。近年在年轻消费者身上尝到甜头的李宁,更不可能会冒这个风险。
随着跨界合作的案例不断涌现,运动品牌确实变得越来越会「玩」。但跨界走得再远,运动品牌们最终也许还是要回归「运动」本身。
恒康科技作为国内零售连锁行业的系统信息化先驱(智慧零售),成立1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赋能实体连锁零售企业,提供线上线下融合、跨界的全渠道、智慧门店、智慧中台等尊龙人生就是博的解决方案尊龙人生就是博的解决方案。
打造以前台、中台、后台技术架构的平台系统,涉及企业内部管理erp、门店零售pos、云店小程序商城、企微导购助手、商品智能配补调、仓储管理、会员营销scrm、移动商场收银等系统。已成功助力胜道体育(yysports)、ur、361°、asics亚瑟士、dr.kong江博士、孕婴世界、方所书店、km、northland、番茄口袋等众多知名零售品牌连锁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升级。
12月28日,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成立30周年活动开幕,恒康科技应邀出席共同见证粤服协成立30周年,并与恒康老客户ur一同获得“创新推动奖”。 图片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提供,侵权请联系删除今年,因为疫情的关系让零售行业频频遭遇重击品牌破产层出不穷,过去几年,企…
慢慢地我们的身边聚集了很多这类小伙伴——快时尚生活小百货;如果说2020年零售江湖还有亮点,那非云店和快时尚生活小百货莫属,物美价廉的商品、种类繁多的设计时尚,产品批次更新快,妥妥的生活家居快时尚。提到快时尚生活小百货恒康人有着说不尽的情怀;最先是“它”从2018…